新闻详细

今年前三季度,厦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

发布时间:2025/10/27 0:00:00 来源:

  量质齐升

  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二位 工业税收同比增长5.0%,工业税收占税收总额比重达到38.4% 1-8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2%

  向新向智

  1-9月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4%,高于全国、全省,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0% 新增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近年来最高,累计培育21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眼下,企业“三季报”陆续出炉。

  创业9年的硕橙(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在自己闯出的新赛道上渐入佳境。“硕橙科技是国内首批将垂直大模型应用于工业智能运维、安全监测、质量检测领域的人工智能企业,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产值同比增长61%。”硕橙科技总经理朴永焕向记者介绍。

  一辆辆金龙客车在厦门东渡港区现代码头顺利完成装载,漂洋过海。前三季度,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9152辆的出口总销量,实现同比增长77.99%的亮丽数据。

  工业劲帆立潮头,实干筑稳高质量。今年前三季度,厦门工业经济运行交出一份量质齐升的“成绩单”——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二位 1-9月工业税收同比增长5.0%,工业税收占税收总额比重达到38.4% 技改投资连续6个月保持35%以上的增长速度,全省排名第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今年来,市工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积极应对外部形势的变化挑战,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以产业项目攻坚和投资项目攻坚(“双攻坚”)行动为重要抓手,全力稳增长、扩投资、育动能,工业经济运行延续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看发展之“质”

  效益向好 重点行业强劲支撑

  在太古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维修工程师们有条不紊地对数十台发动机进行维修,这样繁忙的景象时常可见。今年1-9月,厦门航空维修制造产值同比增长30%,全年产值、增速有望双双创新高。

  产业增长面的广泛覆盖印证了“稳”的底气。数据显示,1-9月全市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六成以上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金属制品业,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行业跑出“加速度”,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提升。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高于全国、全省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2% 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7.13%。数据背后,呈现的是企业效益持续向好。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艺明表示,从今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工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夯实。

 看产业之“新”

  攀高向新 新产业新动能加速成长

  厦门时代和中创新航分别是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和第四的企业在厦设立的重要生产基地,新能安在无人机电池和电动两轮车电池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海辰储能是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二企业……厦门“无中生有”打造了一条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如今已硕果累累。今年以来,我市锂离子电池行业产值同比增长超60%。

  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向新向绿向智”成为先进制造业走强的核心密码。

  1-9月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4%,高于全国、全省,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0% 新增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近年来最高,累计培育21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智改数转”步伐加快,475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数据折射发展态势,厦门新产业新动能加速成长,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

 看未来之“势”

  投资提速 工业“巨无霸”项目接连落地

  近日,总投资200亿元的士兰微新项目签约落地厦门。该项目将建设12英寸(1英寸为2.54厘米)高端模拟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生产线,填补国内汽车、工业、大型服务器、机器人、通信等产业领域关键芯片的空白。其中一期计划今年底前开工建设。

  工业投资捷报频传。此前,中创新航三期二阶段、火炬开发高性能锂电等一个个“巨无霸”项目陆续开工。

  今年来,市工信局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挖潜,“双攻坚”行动有力有效。

  “投”出新未来,“改”出新机遇。市工信局稳步推进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建设,组建“政府+银行+数商”技改专班,会同财政部门联合推出技术创新基金政策升级版,企业融资成本最低可达1%,累计带动企业技改投资超700亿元。技改投资稳步增长,1-9月累计增长36.3%。数字之中,蕴含的不只是短期成绩,更是长期之“势”。

  成绩来之不易、奋斗成之惟艰。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力以赴稳工业、抓项目、强创新、优环境,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厦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为“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局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