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细

河南银保监局重磅发文!18举措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6/18 0:00:00 来源:

  近日,河南银保监局印发《河南银行保险机构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支持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制造强省建设。

  提高政治站位,做优做强五大制造业主导产业

  当前河南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大省,但仍存在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弱、高附加值产品少等问题,转型升级任务较重。

  对此,《意见》指出,银行保险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把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落实“六稳”和“六保”工作的重要举措。

  《意见》也指出,银行保险机构要围绕制造业“做优做强主导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目标,全面改善金融服务。支持河南十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切实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同时,要大力支持河南装备、食品、新型材料、汽车、电子信息等五大制造业主导产业做优做强,巩固提升优势地位。支持钢铁、铝工业、化工、建材、轻纺家居等传统产业通过改造提升,加快转型升级。支持制造业“瞪羚”企业、科创企业、创新龙头企业等中小企业加快成长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支持军民融合发展。

  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例,支持银行与金租、担保等开发制造业金融产品

  在优化制造业金融服务方面,《意见》指出,要稳步提升融资规模、拓宽融资担保方式、合理安排贷款期限、适度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意见》指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专项信贷计划,提升制造业贷款规模和比重,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例。全国性银行分支机构要争取总行专项信贷规模等资源倾斜。各地方法人银行业机构要充分利用央行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效应,积极扩大制造业信贷总量。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要努力实现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其他银行业机构要努力实现制造业贷款增速明显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意见》指出,河南全省保险机构要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积极争取更多的保险资金投向河南制造业企业和项目,通过股权和债权等多种方式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

  在融资担保方面,《意见》指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建立完善智能风控系统,挖掘中小微企业履约能力、信用状况、交易信息等非财务信息,科学识别客户融资需求和偿债能力,拓宽制造业贷款抵押担保范围,减轻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适度提高押品抵质押率。坚持审核第一还款来源,把主业突出、经营稳健、订单充足等作为授信重要考虑因素,合理提高信用贷款比例。

  在创新发展金融产品上,《意见》指出,支持发展银团贷款,服务制造业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支持银行机构与金融租赁、融资担保、保险、创投机构、私募基金等合作开发制造业金融产品。

  同时,《意见》指出,鼓励发展支持企业走出去融资,运用银团贷款、并购贷款、项目融资、出口信贷等多种方式,为制造业企业在境外开展业务活动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出口信用保险经营机构要加大对河南省制造业出口企业承保支持力度,用好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政策。

  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设立财务公司,合理提高制造业不良贷款容忍度

  在差异化金融政策方面,《意见》指出,要发挥各类机构的优势。支持辖内符合条件的制造业龙头企业集团设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鼓励具备条件的财务公司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开展成员单位产品的买方信贷、消费信贷和融资租赁服务,促进集团产品销售。

  《意见》指出,支持辖内符合条件的先进制造业企业联合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鼓励发展直接租赁、售后回租等业务,支持实施设备更新改造和智能升级。鼓励符合条件的先进制造企业入股辖内金融租赁公司。

  在信贷政策方面,鼓励辖内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先进制造业融资事业部或金融服务业务部,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支行,在风险偏好、业绩考核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管理。

  《意见》指出,要发挥好银行业债委会、联合授信机制的作用,切实防止多头授信、过度授信问题,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形成新的过剩产能。对于产能过剩的制造业行业中技术设备先进,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虽暂遇困难但经过深化改革和加强内部管理仍能恢复市场竞争力的优质骨干企业,做到不盲目停贷、压贷。

  值得注意的是,在激励机制方面,《意见》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将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纳入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合理提高制造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力争将制造业新增贷款不良率控制在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以内。同时,建立健全制造业贷款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对分支机构和基层人员的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和免责条件,建立内部问责申诉通道,做好相关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健全“敢贷、愿贷”长效机制,增强“能贷、会贷”本领。

  以下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