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详情
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及患者凝血纤溶状况的研究

成果详情

1、国内外研究现状(立项背景): 急性肺损伤(ALI)是病死率很高的危重症之一。目前认为凝血和纤溶紊乱在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早期促凝机制增强,纤溶过程受到抑制,引起广泛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的大量沉积。已有国内外的研究显示组织因子(TF)、蛋白C(PC)、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1(PAI-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参与了支气管肺泡内的凝血及纤溶过程,但临床病例的检测多局限于血浆标本中。有国外称ALI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相关因子的检测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存在更加直接的联系。因此本研究拟探索ALI患者BALF中相关因子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联系,进而指导临床治疗。 2、主要技术路线: 动物实验:大鼠96只随即分为4组→对照组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油酸组注入油酸;丹参组注入油酸+丹参;尿激酶组注入油酸+尿激酶→各组随机分3部分,分别于6、24、48h留取血标本及BALF做相关检测→处死大鼠观察肺病变。 临床研究:ALI患者确诊24小时内留取血标本及BALF;对照组为正常体检人群→检测相关指标→统计分析相关指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得出指标与病情的关系及药物的治疗作用。 3、创新点: 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认为凝血和纤溶紊乱参与了急性肺损伤的病程,但相关实验多局限于动物及临床血浆标本的检测。本实验首次通过动物实验结合临床研究的方式检测BALF中PC、VEGF、PAI-1抗原含量及PC活性,并针对凝血纤溶途径进行干预。最终得出BALF中VEGF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呈负相关,PAI-1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呈正相关。在临床ALI/ARDS患者中合理应用抗凝及溶栓药物可能对患者预后产生积极作用。 4、努力方向: 本实验目前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抗凝、溶栓药物的使用也只局限在动物研究中,还未能在临床上实现。另外,由于临床中很多ALI/ARDS患者是外伤所致,对这部分患者,如何应用抗凝、溶栓药物可以取得最好的治疗作用,同时最大程度避免出血的风险,也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