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详情
甘肃省食管癌高发区胃食管反流病(GERD)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干预研究

成果详情

一、课题来源和背景: 该课题来源于甘肃省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项目编号:1105TCYA017);研究期限:2010年1月-2013年1月;资助经费4.0万元。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因饮食结构的变化、社会老龄化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其全球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GERD增加了食管癌的危险,GERD-Barrett食管一异型增生一恶变,是公认的食管腺癌(EA)发展过程,有研究证实,具有GERD的人群中Barrett食管的发生率为8%~16%,食管癌的发生率为0.8%/年,是正常人群的30~50倍。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在我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郐大余等对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内镜检查反流性食管炎(RE)的检出率为6%(高于普通人群)。甘肃省河西走廊属于食管癌高发区,庄永艿等研究结果显示,张掖市门诊人群中GERD与RE的患病率分别为8.69%、5.57%,高于全国水平。目前我国国内并没有对甘肃省食管癌高发区居民人群GERD的流行病学调查。也没有将自我管理项目引入GERD患者的康复护理报道。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通过调查甘肃省食管癌高发区居民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探讨甘肃省GERD的患病情况、人群分布特征。 2、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甘肃省食管癌高发区居民GERD发病危险因素及生活质量状况。为健康干预、预防、控制胃食管反流病提供依据。 3、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探讨自我管理项目对门诊GER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健康结局(症状、心理和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旨在为社区GERD患者进一步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 三、主要论点与论据: 1、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甘肃省食管癌高发区内随机选取武威市、临潭县、景泰县常住农村居民4000人作为调查对象。结果显示:甘肃省食管癌高发区GERD的患病率为8.62%,且男、女患者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三地GERD的患病率依次是武威市9.62%、临潭县8.85%、景泰县7.93%。 2、按照1∶2配比选取293例GERD患者和586例健康人群进行生活质量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甘肃省食管癌高发区GERD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尤其在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二个维度方面,武威市GERD患者积分下降更明显。且高文化教育程度、每周食入豆类食品对GERD患者可起到保护作用,而差的饮水来源,每周食入腌晒食品、伴有胃肠炎、食道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高收缩压、舒张压等是罹患GERD的可能危险因素。 3、通过对11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干预。结果显示:自我管理项目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GERD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进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提高了治疗的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四、创见与创新: 1、该项目通过社区调查分析和临床对照研究,获以下成果: 1、专利1项:一种自动床头调节装置(专利号为201220045954.0),该成果设计合理、科学,既可有效降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夜间酸反流,还不影响患者夜间睡眠,深受患者好评; 2、专著1部:《胃食管反流病自我管理指南》(出版号:ISBN 978-7-5424-2021-3),它的普及推广将为GERD患者自我保健和康复带来福音; 3、评估工具1个:胃食管反流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已在临床推广应用,并被纳入评估工具专业书籍。 五、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对项目及时进行成果转化,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科普专著、评估工具已经临床推广,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存在不足是:对筛选出的社区GERD患者未进行自我管理项目指导,课题组将会在下一步课题研究中继续深入推广该项目成果。